蜜汁炭烧糊

Call me 糊糊

© 蜜汁炭烧糊
Powered by LOFTER

【喻王喻】雪松 (一)


Piano Sonata No.5 in D minor, Op. 76, No. 2

Exposition

Und schaun nach den Sternen empor (抬头仰望星星)

 

1.

这张照片拍摄于20XX年7月6日王杰希施莱博(Schreberstraße)44号的家中。我们推测拍摄者是周泽楷,因为他在另一张由苏沐橙署名的合照中出现了。在这张照片里我们可以在看到当时许多的著名音乐家,比如站在壁炉前交谈的喻文州、黄少天和卢瀚文;坐在沙发上的苏沐橙和楚云秀和被两位女音乐家夹在当中的叶修;照片中央头戴白色假发的正是我校的创办人王杰希,当天应该是他的三十五岁生日。

对于我们来说,他们是校史上一个个璀璨耀眼的名字。世人熟悉他们在各种影像中穿着正装礼服演出的身影,学生们则习惯在课室和练习室中听到他们授课。这张图的珍贵之处在于向我们展现了这些杰出校友在舞台下不为我们所知的一面。

对他们来说,这恐怕就是一场普通的、为庆祝好友生日而凑在一起的聚会而已。

——格拉瑞音乐学院校史陈列馆

 

王杰希和喻文州从复活节前便开始寻找合适的住处,在花了无数个周末,跑遍市中心周围许多个街区之后,终于在五月初敲定了施莱博44号的房子。房子离学院并不算近,驱车前往的话至少也要20分钟。然而只要从家门口步行10分钟左右,便能来到魏塞埃尔斯特河河畔(WeißeElster)。他们将几个月来收集到的厚厚一叠房产介绍扔进了回收箱,只在面前留下一份购房合同,并排签下了名字。

原本王杰希想偷懒买下学院隔壁街区的Town House,却遭到了喻文州的反对。喻文州问你难道不怕我们俩昼夜不停的练习不到一周被邻居投诉?王杰希坐在餐桌对面反驳道半径三公里内的邻居全是自己学院的学生,怎么会有人投诉。他们真的来敲门的话,我们可以邀请他们来免费上一节课作为补偿。格拉瑞音乐学院的创始人这样补充道,顺带朝对面的人眨了眨眼。喻文州抱着自己的热水杯哑然失笑,你这样要吓到小朋友的,他这么说。

是魏塞埃尔斯特河上的夕阳和施莱博44号院内的蔷薇最终说服了王杰希,看房那天他们和房东夫妇聊了很久。老夫妇在这栋房子里一住就是好几十年,这次要从莱比锡搬到黑尔茨贝格(Herzberg)与孩子们团聚才决定要出售自己的家。屋内的装饰陈列无处不充满着生活的气息,院中的一草一木更是一直由女主人亲自照料。王杰希和喻文州参观时注意到书房内那架有些年纪却保养得当的钢琴,坐下来闲聊时得知女主人曾是当地中学的音乐教师,早些年还私下给小朋友教课。

那正巧,我和他都在格拉瑞音乐学院教课。喻文州朝女主人道。

啊,这样吗?那我可以放心把房子和琴交给你们了。老妇人感叹道。这琴是我的老朋友,可惜这次没有办法带走,更不舍得就这样卖掉,就留给你们吧。还有花园里的那些,有空浇浇水,换季的时候喷一点防虫剂就好。看见那棵柠檬树了吗?下个月就可以采了。

那个周末下午王杰希和喻文州走出44号时已是是黄昏时分。他们到河畔走了一圈,喻文州看着王杰希在夕阳承托下格外柔和的侧脸问你觉得怎么样?王杰希点点头,就是这里了。

他们在一个月后搬进那栋房子,原本的书房自然而然地成了两个人的琴房。那年摘下来的柠檬多到根本吃不完,他们留了一点泡茶或者做成柠檬塔,剩下的都带到学院里给其他人分了。

 

2.

他们刚到莱比锡时也特意去巴赫曾就职的圣托马斯教堂参观。非礼拜时间管风琴被圈了起来,周围没有任何介绍,于是两人无从知晓这是不是巴赫当年领着唱诗班所弹的那一架。王杰希默念着墓碑上的铭文,弯下腰在大师的长眠之地献上花束;喻文州垂着眼将一盏白色、印着大师名字的蜡烛点燃,轻轻放在一边摆满一样的蜡烛的祭台上。

教堂旁边便是纪念馆,进门的玻璃上印着欢迎游客的字样,巴赫穿着巴洛克时期的服饰,戴着白色假发,吹着小号迎接客人的模样颇有趣味。一圈逛下来,喻文州从那里选了只铜钥匙扣,王杰希则挑了一个印着各种乐器的马克杯。然后他们站在一个架子前,研究上面正挂着的印着音符的一排地毯。

 "这个摆设真是有心了,"喻文州抬手指着架子最左边的第一张地毯。他带着笑意轻哼着,手指跟着移动。

王杰希也注意到了,抬头扫着谱子,不禁称赞设计者的奇思妙想。第一行低音谱号后的第一小节便是重复了两遍的Sol Re Si La Si Re Si Re,显然是众人耳熟能详的《G大调第一大提琴组曲》的前奏曲( Cello Suite No.1 in G Major, BWV 1007 – Prelude)。但若不仔细看,估计会当成随便印上去的花纹。

他们没注意到身后不远处值班店员露出的笑意,那其实是纪念馆里特意给游客们安排的小游戏。于是王杰希和喻文州一人收获了一份意外的礼物——一本巴赫笔记本和一支羽毛笔。希望你们喜欢莱比锡。店员这么说着递上给二人的奖品,就如对待先前所有识破地毯里小秘密的其他游客一样。

 "你说这一系列地毯要是缺了一款会逼死人吧?拉着拉着少了一页琴谱的感觉?“喻文州端详着礼物笑着说,"所以才是被挂在纪念款的非卖品吧。"

 "或许应该出一张封面样式的地毯。"王杰希将东西装到塑料袋里,"但是把它踩在脚下的感觉不太好,还是挂着吧。"

他们的学院里当然也有巴赫的雕像,就在正门附近。林荫道正中这位莱比锡音乐家立在石座上,一手叉着腰,一手拿着本摊开的乐谱从高处俯视学院。每年夏季音乐节(莱比锡巴赫音乐节The Leipzig Bach Festival)前夕,便有许多古典乐迷来这里瞻仰。而等到每年两次的毕业季,穿着学士袍的学生们便纷纷在铜像下合照。平日里两边的树木为大师遮阳避雨,冬假的时候雪会落到铜像的头上,就真的像是白色的假发了。会有调皮的学生弓着腰,想和同伴用用落雪堆一个胖胖的雪人巴赫。一次王杰希和喻文州买完咖啡经过时,正巧碰见两只颜色鲜艳的雏鸟站在巴赫手中翻开的乐谱上。它们扑棱着翅膀,绕着铜像转圈,莺声婉转娓娓动听,像是读懂了那些音符和旋律,为路过的观众们即兴表演一曲赋格(一种固定的创作形式,声部在不同的音高和时间进入)。

他们一年到头许多时间都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演讲授课。有两年王杰希去往东欧,分别在华沙和莫斯科音乐学院当客座讲师;而那段时间喻文州飞到了香港,在亚洲各国穿梭。然而他们一生中最多的时间仍是奉献给了格拉瑞音乐学院,带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参加每年的夏季音乐节。

他们每段旅途的终点总是莱比锡,连人生旅途的终点也不例外。那间河畔的房子最后依据两个人的遗嘱被捐给了格拉瑞音乐学院,后来由高英杰主张改成了纪念馆。

一到夏季,围绕院子四周的蔷薇便发出馥郁的芬芳。前任女主人的那架立式钢琴,王杰希和喻文州各自的三角钢琴便一直留在那里。

 

-TBC-

需要太多注释,就先用括号代替了,请允许我打完整篇一起发。

巴赫纪念馆那里是我胡编乱造的,纪念品请以实物为准(?)


评论(11)
热度(177)
  1. 共7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